60多年来,一批又一批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前赴后继,为援外宠物食品用品事业挥洒汗水,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长眠在异国他乡。每到清明节,中国援外医疗队都会到前辈的墓前扫墓缅怀。在中国援外医疗队伍中,梅学谦和父亲梅庚年两代人接力奉献,书写了中非友谊的动人篇章。
1975年,中国第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、心血管专家梅庚年在埃塞俄比亚因公殉职,长眠在南部季马市郊外的小镇。梅庚年的儿子梅学谦近日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说,父亲牺牲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医学生。1998年,作为中国第10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员,梅学谦终于来到父亲的墓前,缅怀父亲的音容笑貌。
梅学谦:我去埃塞俄比亚的目的有两个,第一响应中国派遣医疗队(的号召),再一个就是想到埃塞俄比亚亲自为我父亲扫墓,继承他的遗志。当时通信也不像现在这么便利,(父亲当时的来信中)都是通过手写的书信。困难他是不讲的,就是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,多掌握医疗知识,将来为患者服务。
梅学谦:当地三代人为我父亲守墓,那块地就是他(当地人)捐献的,因为我父亲给他治好了病,他非常感谢。让我最难忘的就是中国医疗队在埃塞俄比亚的口碑很好。给他们(当地人)做完手术以后,他们康复了,都会载歌载舞跟你告别。当地政府对我们的评价是很高的,给每个医疗队员都发了两本证书,(表明)对我们工作的认可。
2023年4月,中国第24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从河南省出发,来到埃塞俄比亚开展援外医疗任务。截至2024年2月初,医疗队接待门急诊患者1.5万余人次,实施手术562人次,中医诊治6631人次。队长陈召起说,患者能恢复健康是中国医生和当地医生共同的最大心愿。医疗队还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。
陈召起:我们医疗队的微信公众号叫“医路有埃”,在从医的路上有埃塞这个历程,也是人生的财富,谐音“一路有爱”。在援外的过程当中,确实也体会到了方方面面、国内国外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。
陈召起:梅庚年烈士是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的首任队长宠物食品用品,我们医疗队的传统是每年清明节去给他扫墓。梅队长这种精神正是中国医疗队精神的具体体现。我们医疗队(应该)能够把他这个精神,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,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(继承下去)。
麻醉科医生刘喆说,刚到埃塞俄比亚的第二天深夜,医疗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等不适,奋力成功抢救了一名当地女婴,让他至今难忘,深刻认识到援外医疗的意义所在。
刘喆:医疗队还在调整时差并伴随着强烈的高原反应,突然接到医院的求助电线天,感染性休克,病情危重。医生们紧急前往医院,联手施救,最终帮助女婴脱离了危险。虽然工作到凌晨一点,衣衫被汗水浸透,极度疲倦,但我们却觉得做了一件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事。这也正是中国医疗队援助非洲,造福当地民众的初心和使命。
放射科医生马伦说,刚到埃塞俄比亚时,首先出现的便是严重的高原反应,其次经常停水停电也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,科室仅有的一台X光机常常需要检修维护。
马伦:对于放射诊断工作,常常需要结合病人的病情病史,因此也需要经常与病人交流沟通。一次一位老人拿到检查报告后又回到诊断室当面向我鞠躬表示感谢,他说他就医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一位影像诊断大夫询问过他的病情,感谢有这么尽职尽责的中国医生。
马伦:我们都努力成为一颗颗优质的“种子”,发挥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作用。不仅要给当地“输血”,还要“造血”。带教当地医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新闻资讯。近一年来,我先后带教当地进修、实习医师20余人,努力让科学的诊疗方法辐射到更大的范围,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,给当地留下一支“带不走”的医疗队。
内科医生郁冲表示,由于埃塞俄比亚的医疗设备和材料非常短缺,医疗队员们得随时准备好急救医疗物资以应对急诊患者。
郁冲:记得有一天接到重症监护室(ICU)值班医生的电话紧急求助。患者当时呼吸急促,不能平卧、氧饱和度下降,病情危重,需要立即做心包穿刺。患者恐慌、焦虑,我就跟患者和家属耐心沟通,讲解心包穿刺的利弊,最终顺利完成心包穿刺引流,患者症状也明显好转,生命体征趋于稳定。手术的成功完成得到了当地医生和患者家属的认可和感谢。
2023年4月,张新平作为翻译和队友一起到达埃塞俄比亚。当地人的英语口音很重,她专门找一些当地的电视频道多听新闻,与民众面对面地沟通,大概两周时间就适应了他们的口音。
张新平: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工作中我们会根据当地医护人员的实际需要做好服务,比如,医院负责培训的老师给我反映,希望开展中心静脉穿刺的培训。队长很快做出培训安排。刘喆医生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示,我做翻译,鼓励他们及时提问,做他们沟通的桥梁。看到当地医生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娴熟,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和幸福。